Home未分類文化部長李永得訪視國定古蹟大龍峒保安宮 感謝無私保存、傳承文化資產

文化部長李永得訪視國定古蹟大龍峒保安宮 感謝無私保存、傳承文化資產

【記者王懷文/台北報導】
文化部長李永得今(二十一)日走訪大龍峒保安宮,實地瞭解目前管理維護及每年「保生文化祭」慶典活動概況。李永得表示,大龍峒保安宮見證大臺北地區近300年的開發史,其建築特色及百年來累積發展的寺廟文化、民俗活動,堪稱臺灣有形、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典範;董事長廖武治用心經營管理保安宮,亦為全國宮廟管理者的表率。

李永得指出,大龍峒保安宮建於1742年、重建於1804年,迄今已有280年歷史,現仍留存諸多重建時的石柱、石雕、石獅等原物;在日治時期整修留存的「對場競技」木作,更見證匠師「拚場」競技的歷史;二戰後繪製的壁畫,至今也保存完整,整體建築呈現高度歷史、藝術價值。此外,大龍峒保安宮致力於保存、推廣與傳承保生大帝信仰、藥籤文化、保生文化祭等,亦充分反映在地社群的凝聚力。

董事長廖武治在參訪中,謙遜的述說自己擔任保安宮董事、總幹事、董事長等工作超過40年的點滴,包含完成全國第一座宗教管理全電腦化、堅持傳統材料與工法的古蹟修復、現今兼採現代科技的管理維護等工作;在宗教及文化資產保存外,大龍峒保安宮也持續推動社會公益,更於2018年作為臺灣第一個民間宗教團體赴教廷晉見教宗等歷程。

李永得回應到,廖董事長不僅展現對宗教及文化資產保存的熱情,更以無私的精神,讓大龍峒保安宮成為國家面向世界重要的代表。到訪除了向廖董事長表示致敬及感謝,也期許文資局應將大龍峒保安宮的努力及故事,盡力的記錄與傳揚,作為民間宗教文化的重要典範。

大龍峒保安宮自1995年自行出資進行長達7年大規模的古蹟修復工作,並於200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「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」。其建築形制、區位發展、信仰文化、民俗推廣等,皆極具特色,且與大臺北地區的開發關係密切,於2018年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定古蹟;「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聖誕慶典」2021年獲臺北市政府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。

相關新聞

熱門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