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】為解決原鄉公墓滿葬問題,讓族人逝世後得以落葉歸根,台中市政府投入2,800萬元經費興建「竹林公墓納骨牆」,2日舉行啟用典禮。市長盧秀燕表示,上任6年來,已在和平原鄉投入近30億元,完成282項工程建設,竹林公墓納骨牆是和平區第二座納骨牆,未來將持續完善原鄉殯葬設施,讓原民家人的身後事獲得保障!
盧市長表示,過往和平區有許多原住民族人過世,卻因為當地的公墓滿葬、納骨塔櫃位不足,只能下山葬在平地與「漢人」為鄰,對於原民傳統習俗強調「在地安葬,祖靈才能安息」,許多族人感到失去尊嚴、沒有臉面對祖先及祖靈。所幸這些年來逐漸完善原鄉的殯葬設施,目前已完成2處納骨牆興建,另外2處也即將在明年發包,未來將可紓解和平區約30年的殯葬需求。
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,由於和平區爲原住民族自治區,建設受原住民族法規限制,興建納骨牆須與地方協調並取得同意,竹林公墓納骨牆自109年起歷經多次部落會議達成共識後,陸續完成禁葬、遷葬、起掘暫厝,並進行興辦事業及水保計畫。另為加速工程進度,民政局由副局長彭岑凱親自督導,自112年起每兩週召開一次工程會議,協助公所及市府跨機關聯繫與合作。
吳世瑋提到,竹林公墓納骨牆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建置864個骨灰櫃,第二期工程可再建置234個,總計可提供1,098個骨灰櫃,且園區內劃有停車區、納骨區及樹葬區,同時設有祭儀平台供族人祭祀追思,提供部落居民更優質的殯葬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