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未分類「母語.鬧熱.講」 多語互動 大步向前 「2023世界母語日-國家語言生活節」熱鬧開幕

「母語.鬧熱.講」 多語互動 大步向前 「2023世界母語日-國家語言生活節」熱鬧開幕

【記者王懷文/台北報導】
為響應聯合國2月21日「世界母語日」,擴大推動及落實國家語言使用生活化,文化部與教育部、原民會及客委會共同主辦「2023世界母語日—國家語言生活節」,於(十八)、明(十九)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盛大舉行,將以30場活動及40個語言市集,展現國家語言的多樣性,並帶動民眾於生活中自然使用母語。文化部長史哲、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、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、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文化處處長楊正斌、前總統府資政姚嘉文、財團法人關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清玉、各推動語言相關協會及專家學者等出席開幕典禮。

史哲致詞時特別提到教育部次長林明裕、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、原民會教文處處長楊正斌致詞時,各自展現不同國家語言的多元腔調,這就是「講母語的重點,代表認同」。史哲表示,過去看到國家語言的時候,認為是單一的語言。但是,現今的臺灣已經進步到認為國家的語言,不是單一的語言,而是需要保存、保護、扶植的語言。

史哲強調,外界對於「國家語言發展報告」中提出,建議書面用語可使用臺灣台語、臺灣客語、臺灣原住民語、馬祖語等名稱,認為是多此一舉。但是,如果大家以過去常稱的「臺灣國語」,當它與華語相比時,自然就知道兩者的差異性。所以,語言前面增加臺灣或地名,除能展現不同語言的平等,更能貼切形容臺灣多元豐富的語言樣貌。

史哲說,「這代表整個國家的進步,就是臺灣文化首重多樣性、多元性、差異性,更凸顯臺灣文化上的豐富」,也是自己所說的壯大臺灣內容,當國家不再把語言像過去時代作為管制的工具,更不會把語言的歧異當作政治攻擊武器的時候,多樣性的語言就能產生,文化自信也就自然生成。

教育部次長林明裕表示,教育部在母語推動政策上,除了今年開始國、高中課程中加入一週必修一堂本土語言課,也期待透過如彰化台語文創意園區、桃園推動台語及華語雙語教學等的據點式推動,加強母語運用。林明裕說,從過去在校園內講台語會被處罰,現在台語教學還能請領教材費用補助,教師參與狀況踴躍的情況,對於母語傳承有很大的助益,期盼「從現在開始講母語,讓我們大膽向前行」。

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表示,客委會將在2月21日當天,舉辦「2023世界母語日-客語教學論壇暨表揚典禮」,表揚推動客語教學績優人員,同時辦理客語教學論壇,探討如何實施客語教學,擴大教學能量。

范佐銘指出,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活力指標進行評估,客語已是嚴重瀕危狀態,為了客語的保存、延續與發展,客委會推動各項客語提升政策及計畫,期盼讓客語走進家庭、社區及學校教育,全面營造客語友善環境。

相關新聞

熱門新聞